彭振能與趙振平 系主任
Course Title | Code | Unit | Hours |
[必修課程] | |||
中醫基础 | FCT 100|200 | 6 | 90 |
中國歷史與哲學 | FCT 110 | 2 | 30 |
中醫診斷 | FCT 210|310 | 6 | 90 |
中醫病例分析 I& II | FCT 400|X20 | 4 | 60 |
中醫經典:内經 | FCT 500 | 2 | 30 |
中醫基础
本課程介绍陰陽五行的經典原则。陰陽五行是古代中國對自然規律的最高概括。中醫理論將這些哲學概念引入人體複雜的平衡系統,解釋人體生理與病理變化。中醫各基礎理論在本課程中都得以系统論述,如氣、血、津、神、精、臟腑,病因,病機,预防,疾病治療原则等,為其他的中醫課程奠定基础。 完成本課程後,學生將熟悉中醫的基本術語。為學習中醫診斷,中藥,和針灸理論打下基础。
Prerequisite:
None中國歷史與哲學
課程目的是為學生介绍中醫文化背景,尤其是從哲學,宗教,與社會學角度來認識中醫的產生與發展變化。學生將對儒家,道家與佛教有初步了解,體會中醫理論和思維方式與中國哲學密不可分的關係。 完成本課程後,學生將初步掌握中醫文化哲學基础。
Prerequisite:
None中醫診斷
這一課程介绍中醫診斷方法:望、聞、問、切。其中望診、脉診和舌診是中醫用來收集病人症状體征的獨特方法。這門課也講解如何辦証論治。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治疾病的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具中醫特色之處。學生通過分析四診搜集的信息,辨别病人的証型以確立治療原則。 完成本課程後,學生將知道如何采集病史掌握患者主症,並且能根據四診搜集的信息辨識基本證型。
Prerequisite:
Diagnosis I: Completion of FCT 100, Foundations I; concurrent enrollment in FCT 200, Foundations II | Diagnosis II: Completion of FCT 100/200, Foundations I & II; FCT 210, Diagnosis I中醫病例分析 I& II
此課程選取臨床較為複雜的病例進行講解, 詳細分析診療全程,使學生對中醫臨床治療有更直觀的認識. 學生能學會如何通過分析, 身體檢察結果和四診蒐集的信息來位病人確診. 這門課程旨在增加學生的診斷能力, 知曉診斷疑難雜症的入手點.
完成本課程後學生將對中醫診對學有透徹的認識, 知道如何應對疑難雜症.
Prerequisite:
Case Studies I: FCT 100/200, TCM Foundations I & II; FCT 210/FCT 310, TCM Diagnosis I & II | Case Studies II: FCT 800/900, Internal Medicine I & II; FAP 800/900, Acupuncture Therapeutics I & II; FHB 500/600/700, Formulas I, II, & III; FWM 800/900, Western Case Management I & II中醫經典:内經
這是中醫經典古籍系列課程的第一門課(共三門)。這一課程講解《内經》中的核心概念。《内經》托名於黃帝,中醫診斷和針灸理論皆從《内經》逐漸發展而來。課程教材引用原文。教師與學生將一起誦讀,以領悟這本古代中醫經典著作的真谛。 完成本課程後,學生將深入理解陰陽、五行、藏象、以及經絡等中醫經典理論。
Prerequisite:
FCT 100/200, TCM Foundations I & II; FCT 210/FCT 310, TCM Diagnosis I & II
Course Title | Code | Unit | Hours |
[選修課程] | |||
五行理論 I | FEL 415 | 2 | 30 |
五行理論 II | FEL 420 | 2 | 30 |
穴位五行理論I-IV | FEL 436-439 | 1 each | 15 each |
五行深入了解 | FEL 440 | 2 | 30 |
五行穴位 | FEL 445 | 1 | 15 |
進階內經 | FEL 602 | 2 | 30 |
五行理論 I
五行的規律,是古代中國用來理解生命能量在自然界中不斷轉換的一種方式。在這門課程中,學生將學習運用五行規律,來診查和調整體内氣的運動。掌握了五行生克關係,還可治療精神層面的疾病,處理情绪上的問题。 完成本課程後,學生將能通過觀察患者的色澤,声音,氣味和情緒波動,辨識臟腑乘侮關係,並且學會運用基本的五行治療方法。
Prerequisite:
None五行理論 II
本課程從五行理論I延伸出來,更深入了解其中要素。學生將對五行能量學深刻理解,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知識治療病患。課堂將會有案例研究讓學生瞭解整體系統。
Prerequisite:
None穴位五行理論I-IV
每個穴道都具有名字,歷史, 以及特定的含義和能量。本課程探討穴道的名稱,位置, 元素,以及相應的關係。本課程分為三個部分,包括討論,禪修,藝術和詩歌。MEL431I 研究木和火經絡上的穴道,MEL432II研究土,金,水經絡上的穴道,MEL433III做更深入的研究。
Prerequisite:
None五行深入了解
本課程介紹每個五行的主要能量。學生將學到每個五行失衡時所表現的象徵,以及病患生理,心理,情感和精神失衡的表現。課程也會討論到穴道以及五行的相互關係。學生將學習到自身五行的失衡, 並理解和治療病人的狀況。
Prerequisite:
None五行穴位
本課程讓學生更能深入瞭解五行理論I&II, 並加強學生對五行治的療應用方法。您將學習如何提高五行穴位的定位精度,並進一步發展五行穴位功能與主治知識。
Prerequisite:
None進階內經
課程涵蓋了黃帝內經原文和評論,讓學生更瞭解陰陽,五行,及其應用到的診斷理論。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以及針灸治療方式進行討論,以及對五運六氣的勘探。
Prerequisite:
完成FCT 500內經[apss-share]